来源:广州市顺佳物流有限公司发布时间:2021-04-18 09:00:00
回顾历史,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业才开始“萌芽”。进入21世纪以来,新兴的物流业似乎是“一次性而不可恢复”的。在过去的10年里,它经历了一段充满激情和跌宕起伏的道路,既有迅猛的发展,也有残酷的洗牌。近日,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谢玉荣撰文指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开始寻求物流外包,从而启动了我国物流社会化的进程。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物流业发展迅速。
回顾历史,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业才开始“萌芽”。
进入21世纪以来,新兴的物流业似乎是“一次性而不可恢复”的。在过去的10年里,它经历了一段充满激情和跌宕起伏的道路,既有迅猛的发展,也有残酷的洗牌。
近日,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谢玉荣撰文指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开始寻求物流外包,从而启动了我国物流社会化的进程。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物流业发展迅速。
进入21世纪,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物流业加快了发展步伐。
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联合下发了政府文件《关于加快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业的若干意见》,2004年,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成为指导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十一五”规划再次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
重要的是,近十年来,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
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我国物流业仍处于初级阶段,整体水平仍较低。
李学荣指出,在世界范围内,物流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物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而我国物流信息化还相对落后。
中国物流业正在酝酿和经历一场信息革命。
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必然有“生与死”,因此信息化已成为决定行业企业未来发展的因素之一。
同时,提出了“低碳关税”和“低碳关税”的概念。因此,低碳已成为影响物流业未来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全球形势和中国政府高层领导对减排的重视程度来看,低碳问题在物流领域将越来越重要。减排政策法规一旦出台,将直接影响物流业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向,我国物流业将主动或被动地承担更为明显的减排任务。
信息技术和低碳决定了物流业的未来,物流业将成为未来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有业内人士表示,参照美国、日本的发展经验,我国制造业面临着成本和竞争的压力,加之政策对物流业的大力扶持,我国物流业有望进入“物流成本管理”时代,而第三方物流(专业化物流公司)则有望迎来类似美国和日本在70年代中后期的“黄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