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中国)_全站已更新_安卓版/IOS苹果版下载_最新版本(2023)

信息化促进物流业快速发展

来源:广州市顺佳物流有限公司发布时间:2021-04-18 08:30:00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当前物流业存在体制、基础设施、管理三大弊端。提出推动物流产业规模化发展,降低物流成本,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当前物流业存在体制、基础设施、管理三大弊端。提出推动物流产业规模化发展,降低物流成本,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

近年来,国内物流业发展势头超预期,特别是在电子商务的带动下,年增长率更是创下新高。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物流业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

行业分化严重。大宗商品物流需求低迷,钢材、煤炭、水泥等物流业务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快速消费品、食品、医药、家电、电子等与居民消费相关的物流市场保持高速增长。

微观领域的价格战降低了行业的利润水平。我国物流企业众多,但大多停留在粗放的管理水平上,规模小、分散、无序。他们只能通过低价抢占市场,从而降低整个行业的效益。

对此,《规划》强调了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重点。一是努力降低物流成本。要加快物流管理体制改革,打破条块分割和区域封锁,加强市场监管,清理整治乱收费、乱罚款等各种“雁过拔毛”行为,形成货物流通顺畅、经济便捷的跨区域通道。二是推进物流企业规模化。要推进简政放权,支持兼并重组,完善土地、投融资、税收等配套政策,培育发展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形成大小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三要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完善交通网络,完善物流配送车辆的城市交通管理,加快解决突出的“卡脖子”问题,提高物流系统的综合能力。

物流业在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的过程中,既要发挥政府的作用,也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在政府层面,要突破体制缺陷,清理各种乱收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市场层面,物流企业需要提高管理水平。

目前,以“微刺激”为主旋律,多项交通运输相关政策相继出台,有望完善物流基础设施,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比如前几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建设长江经济带,或者增加航道疏通能力,加大对交通运输和地铁运输网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国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推动铁路货运价格市场化,有利于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物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有力手段。物流业是集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为一体的综合业。其中,交通运输环节的信息化水平非常重要,运营商的智能物流解决方案大有可为。目前,电信运营商推出的智能物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货物不同阶段的信息采集、筛选、分析、指挥和汇总,对合理调度、加强监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比如,可以为企业打造一个高性价比的车辆管理平台。

随着物流企业对信息技术和供应链核心技术的日益重视,将带动RFID传感器、呼叫中心等相关产业链企业的发展。另外,作为两个密切相关的产业,物流业的升级将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进而有助于信息消费。

《规划》提出,推进兼并重组,培育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多,物流龙头企业通过流程再造、兼并重组、联盟合作等方式,加快了功能整合、组织整合、信息整合、平台整合等工作,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成为电子商务与物流一体化发展的新亮点。

二是推动产业间跨境合作。中国邮政集团与阿里巴巴近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信息安全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届时,邮政系统10万多个网点将服务于电子商务和消费者,与私人快递共享,成为自助取件点。

归根结底,物流和信息流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线上线下的整合也将促进资源的更合理配置,提高行业的运营效率。物流业将成为通信互联网向传统产业渗透的又一佐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