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市顺佳物流有限公司发布时间:2021-04-15 09:00:00
近日,国务院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布《关于重点部门分工的意见》,再次提到发展物流及相关产业。报告指出,今后通过深化改革和完善政策,降低企业制度成本、能耗和物流成本。这表明,政府对物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期已经改变。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逐步应用,物流货运业也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技术变革。
近日,国务院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布《关于重点部门分工的意见》,再次提到发展物流及相关产业。报告指出,今后通过深化改革和完善政策,降低企业制度成本、能耗和物流成本。这表明,政府对物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期已经改变。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逐步应用,物流货运业也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技术变革。
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实施的过程中,物流货运业不仅要关注自身的科技研发,更要开阔视野,统筹物流成本等相关领域。
传统物流货运业存在“多、小、散、乱”的问题。由于车货源不匹配、信息不准确等问题,90%的个体或附属道路运输车辆工作饱和度较低,驾驶员空驶率较高。由此造成的物流成本不容小觑。通过智能化物流技术,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已迫在眉睫。从行业发展趋势看,智能物流通过核心技术研发降低成本仍有很大空间。
根据公开数据,中国计划在未来10年投入约1500亿美元,在芯片设计和制造领域占据地位。中金国际基金会首轮基金规模200亿美元。中金投资基金二期已启动,预计将达到2000亿元。第二期基金将重点扶持功率器件、第三代复合半导体和5g概念相关芯片的设计制造企业。
表面上看,这些资金非常可观。然而,《中国制造2025》聚焦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需资金量巨大。去年年初,紫光集团宣布斥资300亿美元在南京建设半导体产业基地,建成中国***的芯片制造厂。因此,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不仅要拓宽融资渠道,更要努力节约成本。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较高,甚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目前,我国物流业正处于大变革的前夜。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一个全覆盖、宽连接的智能物流系统正在迅速形成。不难看出,智能物流将成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引擎之一。